擁有3000多家家紡企業(yè)、1萬余家商戶、40多萬從業(yè)人員,年成交額超600億元,這是南通家紡城的體量,也是榮光。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川姜地區(qū)家紡產業(yè)萌芽,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如今的南通家紡城已然從單純的“數量經濟”升級到“質量經濟”,并將邁入到“品牌經濟”。
設計端:達到國際水準
1996年,臺灣林氏兄弟帶著100多款已注冊的花型來到志浩市場,成立了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一個月就成交幾千萬元。然而,沒有版權意識的當地人競相模仿林氏兄弟的花型,引起了國家版權局和各級政府的重視。第二年,志浩知識版權管理辦公室成立了。
這對金太陽觸動很大,在全國家紡行業(yè)中首批成立了概念家紡設計工作室,后又成立行業(yè)首家全功能家紡設計研究院,研發(fā)隊伍從伊始的幾個人壯大到120余人,每年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家紡面料產品上千款,間接推動品牌家紡企業(yè)銷售總額超過200億元。2013年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全國首批“國家級工業(yè)設計中心”。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時任總干事的特拉特在考察后贊譽:金太陽公司設計理念超前,創(chuàng)意設計已經達到了國際水準。
由此,眾多家紡企業(yè)對創(chuàng)意和品牌逐漸重視起來。版權保護成為家紡業(yè)第一次轉型的推手,也對后來整個家紡業(yè)產生了深遠影響。上世紀90年代末,南通家紡城進入快速發(fā)展期。2008年,全國第一家知識產權巡回法庭在這里成立。2013年,南通(家紡)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成立,南通家紡城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聯(lián)手,將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辦理時間從6個月縮短到10個工作日,適應了畫稿生命周期由一年縮短至3個月的現實。
目前,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催生了家紡設計產業(yè)化和專業(yè)化,南通家紡城目前已集聚300多家研發(fā)設計單位,每年開發(fā)新花型3萬余款,實現了家紡產業(yè)從單純的面料生產、成品制造,向研發(fā)設計、品牌保護、現代營銷于一體的轉變。南通州家紡城目前已擁有7個馳名商標,22個省著名商標,13個省名牌產品及5家工業(yè)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yè)。
生產端:進入智能時代
藍絲羽的成長歷程見證了南通家紡城的發(fā)展變化,通州區(qū)家紡商會會長、江蘇藍絲羽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建輝對轉型升級感受頗深:“市場瞬息萬變,行業(yè)會不斷涌現出新的力量,要順應潮流,不斷創(chuàng)新。”俞建輝開玩笑說,“不折騰就要‘死’,至少我要‘死’得晚些。”
俞建輝所說的“折騰”就是不斷轉型升級。近一年來,他在“折騰”智能車間的建設。藍絲羽的生產車間內,一條條被子吊掛在生產線上,按照電腦里的預先設定,到目的車臺就停下,經負責該道工序的工人作業(yè)后,再“流”到另一道工序車臺。而正在謀劃上馬的全智能化定制生產線,以大數據推動個性化制造,從客戶下單到生產制作再到訂單包裝實行一體化操作。“客戶在下單前就可以通過客戶端對產品原料、花型、尺寸等進行自行選擇和設計,通過大數據傳送到生產線,快速反應,按需定制,還避免了浪費?!庇峤ㄝx說,目前生產端的智能化已全部完成,他準備用三五年時間實現生產端接入消費端、工廠端及N個工廠端,使得整個企業(yè)完成轉型升級,“或許不僅能讓企業(yè)晚點‘死’,還可以‘活’得更好些?!?br/>
南通家紡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邵愛軍告訴記者:“電商零售對質量和價格體系沖擊很大,逼得家紡業(yè)提出了‘1+3’定位,即發(fā)展高端家紡加上創(chuàng)業(yè)設計、電子商務和智慧物流。高端家紡首先就是采用智能化生產,目前部分企業(yè)共改造40個智能車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br/>
海外端:跨境電商“?!逼饋?/span>
線上銷售如火如荼,外貿企業(yè)也開始嘗試跨境電商,但轉型途中遭遇了選品備貨難、開拓海外市場難等問題。
2016年,牛賽網應運而生。CEO鄭戈在外貿業(yè)浸淫多年,后又進入家紡業(yè),深諳家紡跨境電商秘訣?!氨热绺鱾€國家床品尺寸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私版定制服務,單個庫存量十套就可起訂。我們還提供產品風格定位服務,專門為一些大型賣家和公司做品牌化梳理?!编嵏暾f,網站成立一年,銷售就突破千萬,預計今年能達2億元。
牛賽網其實是一個為全球電子商務在線零售賣家提供家紡跨境出口柔性供應鏈服務的企業(yè),它是帛縵紡織旗下的網站,不僅賣自己的套件,也賣別家產品,依托銷售網絡,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以及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去年銷售額過億,自營僅占半。目前,在線的注冊賣家有1000多個,零散的超過2000個。
牛賽網的成功是家紡多渠道銷售的典范。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電子商務已成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重要途徑。2015年,南通家紡城成為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自首單通關成功以來,已集聚從事市場采購貿易的外貿公司48家、貨代公司12家、報關公司7家、商戶203家,出口貨物6.68億美元。與國內電商相比,家紡跨境電商正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市場還很大。牛賽網也開始醞釀建立海外倉,直接從海外代發(fā),服務國內賣家,吸納國外賣家。
邵愛軍說,作為全國最大的家紡產業(yè)基地,跨境電子商務必將成為家紡城未來的重要趨勢。
體驗端:老裁縫有新理念
4月底,一輛滬牌照的大巴載著心滿意足的客人從江蘇老裁縫家紡工業(yè)有限公司駛出,踏上歸途。這是當天前來觀光的第10車客人。
“老裁縫”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銷售、培訓為一體的實體運營生產型企業(yè)。再創(chuàng)新,也避免不了家紡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如何跳出窠臼,脫穎而出?老裁縫選擇了一條別致的路:客戶體驗游。公司開辟車間觀光線,裁剪、縫制、整燙、檢驗到成品入庫的整個過程,游客都可以看到,10多個風格迥異的展廳及實景裝修樣板房,一一收入眼底?!懊谰啊辟p完,還可把“美景”帶回家。購物廳里,一些游客正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床品,導購說,他們公司提供設計師為客戶做整體家居和私人定制服務。
體驗游”成就了老裁縫。2015年央視《中國品牌》《發(fā)現誠信》等欄目組先后走進老裁縫探訪,央視紀錄片《張謇》也在這里開機取景,去年共接待游客5萬人次。在不少家紡公司紛紛大呼形勢迫人的情況下,該公司銷售額穩(wěn)步增長,去年達2億元?!拔覀兘衲赀€準備再擴大展館,增加接待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和產品影響力?!惫靖笨偫顣岳仔判臐M滿地告訴記者。
企業(yè)推出工業(yè)旅游是融合發(fā)展轉型的一種方向,也展示了通州制造的實力和品牌特色。近年來,通州依托區(qū)域特有的工業(yè)文化資源,啟動“旅游+工業(yè)”新模式,開發(fā)出一個又一個特色工業(yè)旅游項目。
轉型升級,南通家紡城產業(yè)轉型升級迎來“艷陽天”。